课件编号14694100

第七章溶液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1)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68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七,下册,2012,学科,学年,九年级
  • cover
第七章《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B.电解水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1:2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耀眼的强光 D.水和植物油混合后用力振荡可形成乳浊液 2.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g、10g、15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a g、b g、c g,则a、b、c三者的关系为 A.c═a+b B.c═2b﹣a C.c═a+2b D.c═2a﹣b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石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数目不同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D.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4.下列对于“一定”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单质一定由原子构成 C.溶液和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D.固体和液体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40g D.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6.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2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可以燃烧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图2过滤操作中,可以用玻璃棒搅拌,加速过滤 D.图2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 7.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铁 硫酸铜 水 加入足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B 铜粉 碳粉 足量空气 在空气中灼烧 C FeCl3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 过滤 D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过量铜粉 过滤 A.A B.B C.C D.D 9.某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5mL B.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和胶头滴管 C.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10.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 (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7.4 3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20℃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11.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滤纸用水润湿紧贴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 B.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12.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接近饱和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B,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A 二、填空题 13.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