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94148

第七章溶液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日期:2024-06-1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63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七,九年级,2012,学科,-2022-2023,学年
  • cover
第七章《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性质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除去水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异常 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小 选项 A.可能是铁丝太细 B.可能是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 C.可能是滤纸破损 D.可能是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A.A B.B C.C D.D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 C.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 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 3.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B.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 C.除去固体A中的少量杂质B可采取蒸发结晶法 D.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4.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易溶于水的是 A.氢气 B.粉笔灰 C.蔗糖 D.植物油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铁 硫酸铜 水 加入足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B 铜粉 碳粉 足量空气 在空气中灼烧 C FeCl3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 过滤 D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过量铜粉 过滤 A.A B.B C.C D.D 6.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H2中少量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B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铜片、银片分开平行插入FeSO4溶液中 C 鉴别固体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入适量水 D 回收氯化钾固体中的二氧化锰 溶液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7.下列对于“一定”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一定由分子构成 B.单质一定由原子构成 C.溶液和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D.固体和液体构成的一定是混合物 8.把20%的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成10%的硝酸钾溶液,则所加水的质量为( ) A. B. C. D. 9.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10.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前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 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小,不易被压缩 D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A.A B.B C.C D.D 12.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 (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7.4 3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20℃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1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