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02279

【核心素养】2.1.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表格式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517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核心,素养,2.1.1,大气,组成,垂直
  • cover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学时:1课时 第一章 地球上的大气 本课标题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课时 课标 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标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本条要求中的“大气”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也泛指包围其他星球的气体。而关于“大气的组成”则有两个要点:一 是大气的组成成分以及不同成分的占比情况,二是组成成分与人类、生命有机体息息相关。“ 大气的垂直分层”的依据有多种,- -般可按照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来划分。最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联系则需要结合各层的特点来理解。 教材 分析 通过研读20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了解到全书是从地球的宇宙环境讲起,而后分章节针对大气、水、地貌、植被与土壤、自然灾害进行了具体叙述,是以由宏观到微观,由简入杂,由单一要素向要素综合过渡的逻辑顺序编排的。本章主要涉及大气的基本知识,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 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的内容。其中第- - 节主要讲述了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垂直分层,在本章中为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素养 目标 区域认知: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划分依据及特征,认识不同地区对流层厚度的差异。 综合思维:结合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分析各个分层的温度变化及其原因。 地理实践力:结合相关图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环保案例,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以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分析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 预习 结合《同步导学》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学案内容 教学 引入 奥地利“坠落人”39千米高空跳伞。 学生思考并回答: 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有哪些不同?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装备? 讲授 新课 大气的组成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自主学习总结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低层大气组成及其作用的表格。 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活动1:读图:北京优良天气和重污染天气的对比。 大气成分和含量变化的原因?(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成分的改变有哪些影响?(大气污染的影响?) 提高大气质量的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学生阅读图片及文字材料,尝试作答 活动2: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与人类活动 完成问题: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趋势如何?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阅读教材活动,完成相关问题。 过渡:我们乘飞机出行,有时在机场还是细雨蒙蒙,起飞后不久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你知道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吗? 大气的垂直分层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基础填空。 划分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分三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同步导学》中的表格 小结 总结大气各层的特点 课 堂 小 结 教学反思 课程活动量大,学生讨论过多,如何保持学生课堂的兴奋度; 问题设置的难度和深度,可采用问题链的形式,帮助学生的思维进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