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09118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347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教学 要求   1.默读例文,读懂例文内容,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2.默读例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3.阅读例文,根据批注加深对“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法的理解。 4.感悟文章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把重点内容写详细、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 课时   1课时。 1.默读例文,读懂例文内容,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2.阅读例文,根据批注加深对“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写法的理解。 课件。 一 教学例文———《颐和园》 1.阅读例文,找出过渡句,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1)根据拼音,借助字典,扫清阅读障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默读课文,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出示课件1)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面绘制路线图做准备。 2.探究讨论,体会游览的顺序。 学生探究、交流:文章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的 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出示课件2) 长廊—(   )—(   )—(   ) 根据找到的过渡句,补充游览路线图。 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3.教师小结,明确写法。 (1)例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按照游览的顺序) (2)例文是抓住哪些景物重点描写的 (长廊和昆明湖) (3)教师小结:学习了《颐和园》,我们了解了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到了过渡句在文中的衔接作用。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尝试运用过渡句。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作者写颐和园的顺序是怎样的,重点写了哪些景物,为学生写作提供指导。 二 教学例文———《七月的天山》 过渡:下面我们再以《七月的天山》为例,学习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天山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找出表示过渡的句子。(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天山的)(出示课件3)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2.写出例文的游览路线。(出示课件4)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3.例文重点描写的景物是什么 (原始森林和野花) 4.教师小结: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将天山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第2~4自然段每段的首句是过渡句,介绍了作者的游览路线,也介绍了游览的顺序。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