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10443

21 .《我不能失信》 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69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我不能失信,优质,教案
  • cover
21* 我不能失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 思维能力: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审美创造: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课前解析】 关注教材: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注课题:本课围绕课题“我不能失信”,展开了具体事件情节的描写,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关注语言:本文运用了大量的人物语言,尤其是从小庆龄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她诚实守信,恪守诺言的美好品质。在文中庆龄与爸爸妈妈的几次对话,联系前后文以及动作描写我们感受到小庆龄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课文结尾小庆龄与妈妈的对话,“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重承诺、守信用比什么都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结合体会和学习人物可贵的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 教师新课导入: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小时候的宋庆龄的选择吧!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我不能失信,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了解宋庆龄(出示课件4) 宋庆龄(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生于上海。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不能失信于谁?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2.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宋耀如 宋庆龄 盼望 叠花篮 道歉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出示课件7)识字小游戏 (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 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8)“我”指的是谁呢?“我”不能失信于谁? 预设: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回答我指的是宋庆龄,不能失信于朋友小珍。 4.教师出示要求:(出示课件9)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生交流: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教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四、运用学法,品读对话 1.(出示课件10)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找一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