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14914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优质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5-3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518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金华,2课时,教案,优质,龙洞,新课标
  • cover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秀丽,增进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思维能力: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审美创造: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前解析】 关注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他是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 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 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关注写作方法:文章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依次介绍了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全文线索清晰,顺序鲜明,重点突出,对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有借鉴价值。 【教学目标】 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 15 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 15个词语。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3.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 15 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 15个词语。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2) 1.教师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着巴金爷爷一起感受了壮美的海上日出景象,学习了“按变化顺序写景的写作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和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走进金华,走进神奇的地下溶洞。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齐读课题。 2.教师提出问题(出示课件3):你参观过溶洞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溶洞是怎样形成的吧。 溶洞: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洞内有各种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如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快速引出课题,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 教师过渡:《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先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吧。请你自己读一读。 叶圣陶 (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文化教育界的巨匠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脚步集》,童话集《稻草人》等。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 (1)教师播放范读,感悟句子的魅力。 (2)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4)教师组织交流:游览的先后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感受课文的写作顺序,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学习字词 (出示课件6)出示认字词语:浙江 一簇 臀部 漆黑 蜿蜒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1)(出示课件7)学会识字方法:对比识字。例如:渐与浙;臂与臀,比较两字之间的字形与读音上不同。 (出示课件8)识字游戏:游溶洞,指名读、开火车读并随机正音:蜿 额 臀 漆 浙 蜒 (出示课件9)出示写字:浙zhè 罗luó 杜dù 鹃juān 窄zhǎi 郁yù 肩jiān 臀tún 移yí 额é 陆lù 乳rǔ 笋sǔn 端duān 源yuán (1)先指名学生在无拼音的情况进行读,开火车读, (2)再进行听读,纠正字词读音。 (3)学生观察字形,交流生字书写要领,重点指导“鹃”“郁”“肩”“臀”里的“月”。 (4)学生明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