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22729

【核心素养目标】冀人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1.2《地球、月球和太阳》教案

日期:2025-10-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323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球、月球和太阳,下册,六年级,科学,核心,2017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下册1.2《地球、月球和太阳》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地轴自转 出卷网,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之后,进一步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目的是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地球的公转、月球的公转和自转。活动2“认识地球的引力”意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引领学生认识地球的引力。应用与拓展“自制重锤”旨在通过制作、观测等活动,引领学生了解什么是重锤及其使用方法,体验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动手制作、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沟通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探究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的兴趣;树立学生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尊重他人、形成集体观点的科学态度。21cnjy.com 本课重点是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1.能描述地 出卷网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2.能描述地球的公转和月球的自转和公转。3.能说出什么是地球引力。4.能举例说明地球引力作用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1.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2.能对探究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3)探究实践:1.能从地球、月球和太 出卷网阳的相互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通过观察、制作、实验等方式来获取信息。3.能用科学的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2·1·c·n·j·y (4)态度责任:1.能对地球、月球和太 出卷网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方式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制作方案。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2-1-c-n-j-y 【教师准备】 三球仪、白纸、铅笔、计算器、直尺、圆规、铁丝、橡皮泥、钳子、毽子等。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播放儿歌:“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绕着太阳转呀转,一年一年停不了。”)想一想,从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提问:地球、月球和太阳它们的相对大小是怎样的?它们的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 (二)观察模型,感知事实 1.讲述:人们为了模仿自然界中的地球、月 出卷网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相对运动的情况发明了三球仪。(出示三球仪图片)三球仪中间的太阳一般采用发光的灯泡制作,小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离地球近的小球体模拟的是月球。通过三球仪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我们想要了解的信息。21·cn·jy·com 2.出示观察要求: (1)观察地球、月球和太阳谁大谁小,它们之间的相互距离是怎样的。 (2)转动三球仪观察地球是怎样运动的,月球是怎样运动的。 (3)观察地球在运转过程中地轴指向哪儿。 3.观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 4.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补充或评价。 (三)制作模型,理解事实 1.引导: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只能初步感知地 出卷网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大小和运动方式,而实际上它们的大小和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根据有关数据,(出示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一些相关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一个三球模型来进行理解。 2.讲解制作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