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电 一、选择题 1.实验时,我们用( )控制电路。 A.电池 B.导线 C.开关 2.下面物体( )都是电的导体。 A.铅笔芯、橡皮擦 B.大地、铜钥匙 C.塑料尺、铁质文具盒 D.人体、蒸馏水 3.电灯是美国的发明家( )发明的。 A.爱迪生 B.牛顿 C.法拉第 4.下列不属于节约用电行为的是( )。 A.离开屋时,随手关灯 B.开空调时把门窗也打开 C.把楼道里的灯换成声控灯 5.生活中一般用( )来方便的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A.导线 B.开关 C.电池盒 D.灯泡座 6.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是( )。 A.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网—千家万户 B.发电厂—输电网—变电站—千家万户 C.输电网—发电厂—变电站—千家万户 7.下面( )图是并联电路。 A. B. C. 8.街道旁的路灯中有一盏坏掉了,其他灯依然亮着,这是因为( )。 A.不同路灯所在的电路叠加地共用一个电源 B.所有的路灯之间是直接用导线串起来的 C.这些路灯不是共用一个电源 二、填空题 9.电池是一种常见的( ),标有“+”号的一端称为( ),标有“———号的一端称为( )。 10.当电池、导线、灯泡形成( ),电流经过( ),小灯泡才能被点亮。 11.像塑料、橡胶等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_____体。像铜、铁等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作_____体。 12.当电池、导线、灯泡形成闭合( ),电流经过灯丝,小灯泡才能被点亮。 三、简答题 13.生活中,我们要杜绝哪些做法,以免发生触电事故。(至少写3条) 14.下图中拔插头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吗?为什么? 四、实验题 玲玲想要做个实验来探究铁钉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5.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 )→( )。 A.闭合开关,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B.用导线把电池、开关、铁钉、小灯泡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 C.准备导线若干条、电池、开关、小灯泡和铁钉 D.观察到小灯泡被点亮了,得出实验结论 16.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五、综合题 17.点亮小灯泡 尝试不同的连接方式,判断是否能被点亮。 连接方式 能否被点亮(能亮画√,不能画×) 结论:当电池、导线、灯泡形成_____,电流经过_____,小灯泡才能被点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电池、电线、灯泡、开关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实验时我们用开关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和断。 2.B 【详解】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铅笔芯、大地、铜钥匙、铁质文具盒、人体都容易导电,它们都属于导体;橡皮擦、塑料尺、蒸馏水不容易导电,它们是绝缘体。所以题干中的物体都是电的导体的一组是B。 3.A 【详解】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经过无数次探索、改进才取得成功的。继爱迪生之后,人们又对电灯作了更多改进。如今的电灯不仅种类繁多,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也更高了。 4.B 【详解】选项A离开屋时,随手关灯,正确; 选项B开空调时把门窗也打开,错误;开空调时把门窗要关注; 选项C把楼道里的灯换成声控灯,正确。 5.B 【详解】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生活中一般用开关来方便的控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在电路中连接电池、灯泡,起到传输电源的作用;电池盒是用来固定电池的装置;灯泡座是用来固定灯泡的装置。 6.B 【详解】电从发电厂输送到我们的家庭,要经过“发电厂———高压输送———变电站———家庭”这么多环节,可见电来之不易,大家要随手关灯,节约资源。 7.B 【详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不同,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图中A、C电路都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这是串联电路。B电路中有两条电流通路,两只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电路。 8.A 【详解】街道旁的路灯共用一个电源。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