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25413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 静电现象》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1604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 静电现象,同步,练习
  • cover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7.2 静电现象》同步练习卷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具有吸引铁钴镍的特性 B.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产生电流 C. 陶瓷、自行车轮胎是绝缘体,自身可以带电 D. 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2.(3分)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一定带正电,丙可能带负电 B. 乙一定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C. 乙一定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D. 乙一定带负电,丙可能带正电 3.(3分)口罩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只全新口罩的拦截效率为,这是因为口罩中间的熔喷布对于较小颗粒能起到静电吸附的作用。如图所示,一只符合规格的口罩还可以吸起小纸屑,关于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小纸屑一定是带电体 B. 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C. 熔喷布可以创造电荷 D.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4.(3分)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有绝缘底座的导体端,则导体端应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D. 无法确定 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电器功率越大,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B. 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C. 电路中有电源,就会产生电流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6.(3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A. 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B. 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 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 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7.(3分)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作为证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证据的是 A. 挤出空气后的吸盘牢牢吸在桌面上 B. 削平的铅柱在挤压后吸在一起 C. 摩擦过的气球吸引小纸片 D. 水流对乒乓球有吸引力 8.(3分)把细条形锡箔纸放在支架上,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锡箔纸端,端会主动靠近橡胶棒,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锡箔纸始终都不带电 B. 锡箔纸靠近橡胶棒,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C. 橡胶棒靠近时,端因得到电子而带上正电,与带负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D. 橡胶棒靠近时,端因静电感应而带上正电,与带负电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9.(3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 A.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 B.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 C. 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D. 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0.(4分)图甲是_____填装置名称,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图乙中,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也可以用来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甲乙两个验电器原理是否相同_____。 11.(4分)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 _____“导体”或“绝缘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_____电。 12.(4分)如图所示是净化器的原理图,闭合开关、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_____ 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后,会因为 _____ 选填“得到”、“失去”电子而带上负电,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吸附住,这是因为 _____ 。 13.(4分)将塑料梳子接入闭合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塑料梳子是 _____ 用这种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 _____ . 14.(4分)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发生电子得失的现象,其中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带_____电,飞机则带_____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静电放掉,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特殊轮胎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