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是花城版三年级下册中的音乐作品,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舞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二、教学内容: 唱一唱歌曲《丰收之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节奏的练习能更好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初步学唱歌曲《丰收之歌》,感受农民丰收之后的愉悦心情,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与热爱劳动,珍惜每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浪费,要学会感恩大自然,保护环境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解决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指导启发,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听唱训练,感悟体验来解决本课的重点。 难点: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解决方法:讲解分析、讲解示范、指导启发,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听唱训练,感悟体验等。 五、教法与学法: 教 法:讲授法、引导法、听赏法。 学 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即兴表演跟随音乐主动学习法。 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8、教学过程: 1、进入课堂,师生问好: 1 2 3 4∣5 - ∣i 5 ∣ i 5 ∣5 4 3 2 ∣1 - ║ 同学 们 好 ! 你 好 , 你 好,老 师 你 好 ! 二、情境导入: 1、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 ,点出希望、田野,激发学生兴趣,播放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丰收的情景) 2、 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中国民歌,表现了人们喜获丰收、经过一年辛勤的劳动,农民伯伯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收获的季节,看着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那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喜悦、高兴、兴奋等)这个时候,他们会怎样来庆祝丰收呢?(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庆丰收的美景) 下面我们学习一首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吧! 三、节奏练习:农民伯伯在田间是怎么劳动的呢?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示一下。 (挑担:嘿 呦) (收割:刷 刷 刷) (加油声:加 油 干) 节奏模仿:X X X X | X X X X | X X X | X X X |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嘿 哟哟 嘿 哟哟 X X | X X X | X X | X X X || 加 油 加油 干, 加 油 加油 干 四、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1、初听歌曲; (1)让我们与农民伯伯一起去享受这种喜悦吧!请听《丰收之歌》 (2)听到这首歌曲,你们想到了什么景象啊?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 2、学唱歌曲 (1)学生跟音乐用la音模唱。 (2)教师弹琴教唱,学生随琴跟唱。 3、练习歌唱 (1)学生听歌曲轻声跟唱,找出其中相同的乐句, 再唱一唱。 (2)学生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评价。(演唱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难点,如一拍两字,半拍两字等)。 (3)分组唱,男女学生演唱,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4、分析处理,表演歌曲 (1)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得最好听呢? 节拍:2/4拍 情绪:欢乐地 演唱方法:跳跃的,有弹性的 (2)按分析要求,有表情的演唱,师点评小结。 九、拓展延伸: 1. 通过声势小练习为歌曲进行简单伴奏。 拍手,跺脚,拍腿,捻指,拍肩等 2、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劳动歌曲,从而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十、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歌声中进行了一次秋游,体验并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但在丰收的背后,有让人更加感动的场面,那就是辛勤的劳动。农民伯伯通过勤劳的双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