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4304

【章节通关套卷】(精品推荐)2014人教新课标版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

日期:2024-06-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995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标版,7章,必修,高一,新课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一生物必修2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测试题A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一位提出进化论观点与神创论相抗衡的是( ) A.达尔文 B.拉马克 C.孟德尔 D.沃森、克里克 2.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21世纪教育网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3.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5.(改编题)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长期地理隔离一定能达到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生物能完成有性杂交就是同一个物种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6.(改编题)如图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分布到B、C两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7.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8.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 A.随机交配 B.自然选择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21世纪教育网 9.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①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③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配子形成受精卵过程中的传递规律 ④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⑤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0.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11. 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翻译突变酶的mR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不利于进化 D.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 12.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籽西瓜 13.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