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48930

新川教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3.3《校园机器人垃圾分类赛》课件

日期:2025-05-2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360308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新川教,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校园机器人垃圾分类赛,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夏日小清新商务通用PPT模板 汇报人:小熊猫 时间:2019.06.07 第三单元 第3节 校园机器人垃圾分类赛 随着人类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竞赛在校园内广泛普及。 新课导入 机器人竞赛,能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科创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及合作意识,还给大家搭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新课导入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储存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减少士地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1、了解活动背景 1、了解活动背景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参赛队需要准备好1台机器人、编写机器人程序、调试和操作机器人,完成规定的任务以获取得分。 2、竞赛要求 3、竞赛场地和环境 (1)场地为加厚喷绘布材质,长2400 mm、宽1200 mm,场地区域分为1个起始区、2个回收站、1个垃圾存放点。 3、竞赛场地和环境 (2)垃圾道具为4个边长45mm正方体轻质软方块,道具的其一面贴有可回收物或者不可回收物的图片标签。 3、竞赛场地和环境 (3)垃圾的收集位:机器人必须到达对应垃圾存放点的“T”型口位置才能开始进行垃圾的收集动作,在其他地方开始进行垃圾的收集动作将被视为“脱线”。 需要分类的垃圾图片标签可能但不限于以下清单: (4)垃圾的放置位:机器人必须到达对应垃圾处理站的“T”型口位置才能开始进行垃圾的放置动作,在其他地方开始进行垃圾的放置动作将被视为 “脱线”。 需要分类的垃圾图片标签可能但不限于以下清单: 允许各参赛队自行设计或使用外设结构件,鼓励大家使用开源平台设计制作并个性化装饰。 任务分解,读一读 在比赛开始时,机器人从地点出发沿黑色轨道行进,前往垃圾存放点,根据垃圾的种类,将分类后的垃圾放置到对应的类别垃圾回收区内。当垃圾存放点的垃圾全部分类放置完成后,机器人返回并停止在地点视为完成任务,整个任务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 任务分解,读一读 1、“出发”是第一个任务、“返回”是最后一个任务。在完成“收集搬运垃圾” 和“分类放置垃圾”的任务的时候,机器人允许多次穿越起始区,但中途穿越起始区不会被视为完成“回”任务。 任务分解,读一读 2、机器人须使用传感器检测场地中的黑色轨迹线移动。 任务分解,读一读 3、除了在垃圾存放点和垃圾处理站的“T”型口位置机器人因为任务动作需要,车身可以短暂脱离黑色轨迹线外,其他任何时候机器人车身竖直投影不得脱离黑色轨迹线(简称“脱线〞)。一旦脱线,视为后续任务失败、比赛结束,但不影响之前已经获得的任务得分。 任务分解,读一读 4、在垃圾处理站,机器人根据垃圾种类正确分类放置垃圾至对应的垃圾处理站的:垃圾完全进人得20分/个,垃圾部分进人的得10分/个。但如果某个垃圾错误分类放置到某一个垃圾处理站中,将污染处理站内所有垃圾造成该处理站内所有的垃圾均不得分。 任务分解,读一读 5、比赛最后机器人回到 “起点” 得20分(机器人轮子接触即起点可得分)。 任务分解,读一读 6、比赛分为2轮进行,最终成绩为第一轮得分和第二轮得分之和。若最终成绩相同,按以下顺序决定名次:①单轮成绩高者;②机器人重量轻者。 任务分解,读一读 (1)比赛开始机器人从起始区出发,完成任务需要回到起点。 (2)机器人需要通过传感器沿着黑线完成循线工作,机器人的垂直投影不能 “脱线”。 1、解读比赛规则要点 (3)在保证垃圾分类的准确率的同时尽量减少完成垃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