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55084

上海市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题(一)(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919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海市,文言文,阅读,2023年,复习,专题
  • cover
上海市2023年九年级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题(一) 1.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问题。 【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漳,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 甲文的作者是南朝齐梁的思想家 _____ (人名);乙文的作者是 _____ 朝的文学家柳宗元。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甲文和乙文的作者都寄情山水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但甲文的作者是 _____ 之后所写;乙文的作者则是为 _____ 而写。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A.甲文的作者着眼于山之雄奇,乙文的作者重点写水之美妙。 B.甲文中“实是欲界之仙都”一句,使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 C.乙文中“似与游者相乐”一句,使鱼的自由与人的自由相印成趣。 D.甲文语言精练,四字成景,意趣横生;乙文语言平淡,情感跌宕错落有致。 2.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1) 【甲】词作者是 _____ 。【乙】文选自史书《 _____ 》。 (2) 请分别在【甲】词和【丙】文中找到与下面加点字意思接近的字。 ①马作的卢飞快 _____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 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 根据【丙】文内容填写表格。(①④引用原文,②③用自己的话表达) 现象 原因 共同点 ① _____ 不肯用力气 ④ _____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② _____ 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③ _____ (5) 对上述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A.【甲】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惆怅。 B.【甲】词【乙】文的内容都涉及了战争。 C.【乙】【丙】两文都主张君主要乐于分享。 D.【甲】【乙】【丙】均体现出心怀天下的担当。 (6) 【乙】【丙】两文都写到了臣民对君王的劝谏,两文都表达了 _____ 的治国理念。 3.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第问题。 【甲】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