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68688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7.《找规律(三)》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507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三),教案
  • cover
《找规律(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验,巩固已学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丰富解题策略。 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出问题中的规律,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珠子学具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语: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串漂亮的手链,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图片) 导入: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2颗珠子,掉的是哪2颗?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 生:能。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吧! [板书:找规律(三)] 操作指导:根据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板块二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合作探究要求。 在这道题中,你认为关键词是什么?小红是按什么规律来穿手链的呢?先独立思考,再和组内成员交流一下,最后全班汇报。 2.讨论交流,汇报共享。 预设 生1:关键词是“按规律”。 生2:小红是按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的规律来穿手链的。 生3:小红是按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的规律来穿手链的。 追问:这两种规律分别是怎样观察得到的呢? 预设 生1:第一种规律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得到的。 生2:第二种规律是按从右到左的顺序观察得到的。 活动2 分析解答 设疑:我们能不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呢?你从哪边开始看的? 生:我从左边开始看的,发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 追问: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从右边开始看的,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珠子和1颗黄珠子。 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活动3 回顾反思,整理小结 设疑:如何证明是否正确呢? 生: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合作探究:接下来请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小红的手链,看符不符合规律。 同桌合作,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追问: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生:(1)认真审题,发现规律;(2)找准起点,圈出一组;(3)按照规律,补上珠子;(4)动手操作,检验解答。 操作指导:在这几个活动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通过小结,让学生再次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巩固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板块三 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88页9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 (2)完成教材87页4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请同学汇报一下发现的规律及答案) 2.拓展练习。 完成教材89页“思考题”。 (1)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 (2)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操作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板块四 回顾小结,提出希望 1.回顾小结,共同梳理。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梳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预设 生:我知道了找规律时,从不同的起点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