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71557

2023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二(二模)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13867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福建省,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 cover
泉州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二) 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 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 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答案的序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 1.福建昙石山文化各遗址有厚达几米的贝壳堆积层,以及石链、骨链、鱼骨叉、 石网坠、石矛等。它以闽江下游为中心,分布于福建东部沿海。与该文化同 期的台湾圆山文化遗址中,也出土了形制相近的上述物品。由此可以推断 A.圆山文化延伸了昙石山文化 B.台湾本岛原住民均来自大陆 C.两文化间产生过交流与传播 D.二者同属于早期的农耕文明 2.《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被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采用,后世学者也频 繁引用。此记载 A.提供了研究关中经济地位的文献史料 B.描述了关中政治经济的客观事实 C.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全新领域 D.印证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繁荣景象 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3.宋太宗时期,提点刑狱司设立并定期巡视州县,监督审判,详录因徒。凡 地方官吏审判违法,轻者,提点刑狱司可以立即处断;重者,上报皇帝裁 决。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司法公正 B.提高行政机关效率 C.加强中央集权 D.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4.1367年,朱元是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北伐元朝。之后,他又 在登基记书中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 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这体现了朱元章意 在 A.倡导蒙汉民族平等 B.恢复封建专制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信仰 D.彰显政权的正统性 5.清朝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 丁银。当时人称“自后丁徭和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 矣”“此真旷古未有之善政也“。这一措施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解除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D.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持续增长 6.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成为人们的历史常识。现代一 些学者质疑这个传统观点,认为从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形看,第二次鸦片战 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转折点。这是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A.推动统治者的制度变革 B.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C.导致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D.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7.1889年,官督商办的漠河金矿正式投产,产量逐年增加。公司章程规定年 收入除去归还借款和一切开支外,“若有盈余,作为二十成均分,内呈交 黑龙江将军衙门六成报充军饱,商股十成,本厂员友司事花红四成“。这 一规定 A.减少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D.提升了商人的责任意识 8. 表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部分) 领导人 认识 毛泽东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以孙中山 先生开始的。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成了世界著名 邓小平 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 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习近平 辛亥革命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