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7474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600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解析,试题,语文,期末,九年级
  • cover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处方/处理 撩逗/ 月色撩人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B. 吮吸/允许 辐射/幅员辽阔 格物致知/ 恪尽职守 C. 喷香/喷发 巷道/大街小巷 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D. 崎岖/绮丽 怀揣/惴惴不安 交口称赞/万头攒动 2. 依次填入文中准确的一项是( ) 刘先林院士的一张书桌用了30多年,旧迹斑斑;93岁的黄旭华院士,55年没进过理发店,就由夫人在家解决。这样的细节虽然,却总能让人百看不厌,并人的灵魂深处,让人接受思想上的,我们向善向上、求真务实。 A. 大同小异 触摸 洗礼 督促 B异曲同工 触及 洗涤 激励 C. 大同小异 触及 洗礼 激励 D. 异曲同工 触摸 洗涤 督促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江南人记得柳的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 A. 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地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B. 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 C. 折柳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 D. 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 4. 【2017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 B.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 C.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 D.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 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将“尽管”改为“不仅”。) B. 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去掉“目的”或“为了”。) C. 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把 “提升”改为“提高”,或把“素养”改为“能力”。) D.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6.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国演义》) B. 孙悟空———大战牛魔王(《西游记》) C. 宋江———智取生辰纲(《水浒传》) D. 鲁滨逊———搭救“星期五”(《鲁宾逊漂流记》) 7. 古诗文默写。 (1)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登飞来峰》) (2)予独爱莲之_____,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3)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 “_____,_____”两句诗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4)诗词多情,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声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对亲友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_____,_____” (《渔家傲》)。 综合性学习活动。(共6分) 8.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有一次,俞敏洪回答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时,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有钱。”他又说:“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但要想使自己值钱,只有不断吃苦、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有可能。你越值钱,你的价值就会越大,你对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