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94033

中考语文 二轮专题:文言文复习之虚词 复习课件 (共34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93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文,习之
  • cover
(课件网) 2023中考文言文复习之虚词 考点二 文言虚词 一、题型讲解 福建最新3年中考均未在词语解释题中直接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主要在翻译题中进行考查,需判明文言虚词的词性,弄懂其用法及意义,以辅助语句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福建中考的断句题涉及虚词“则”,省外地区中考有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虚词的情况,因此要重视并掌握教材内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二、统编教材高频文言虚词汇总表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之 1.代词 代指人、事或物,译为“他(她、它)”“他(她、它)们”。 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②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之 2.动词 译为“去”“到”“往”。 ①寡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之 3.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 ①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②览物之.情(《岳阳楼记》)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之 3.助词 (2)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①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②虽我之.死(《愚公移山》)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之 3.助词 (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辅助音节,不译。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其 1.代词 (1)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②恐前后受其.敌(《狼》)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其 1.代词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 ①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②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其 2.加强反问/ 推测语气,或表示祈使语气。 译为“难道”“怎么”“大概”“恐怕”。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马说》) ③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以 1.介词 (1)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以 1.介词 (2)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凭借”“根据”。 ①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②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 (3)译为“把”“拿”“用”等。 ①投以.骨(《狼》) ②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以 2.连词 (1)译为“来”“用来”。 ①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连词 (2)译为“以致”“因而”。 ①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以 3.动词 译为“认为”。 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或以.为死(《陈涉世家》) — 用作通假字,同“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为 1.介词 (1)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向”“对”。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给”。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虚词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教材例句 为 1.介词 (3)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为“因为”“为了”。 为.宫室之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4)表被动,译为“被”。 士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