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94325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729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七年级,答案,版含,图片,试题
    29.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这天达到80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密度图 >100人国10-1m人■□1-10人 材料二:世界各大洲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率图 (%) 401 37 图例 出生率(%】 30 自 死亡率(%) 细自然增长率(%) 25 24 20 15 1111 12 7 亚洲 欧洲 非洲 南美洲 北美洲 大洋洲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据图分析,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从南、北半球看,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半球;按纬度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纬度地区。 (2)图一中②地区是人口 (稠密或稀疏),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 (3)图一中⑥地区主要分布着 人种;①地区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4)据材料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按照这一趋势将会产生的问题是 (一条即可) (5)世界人口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是否能够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 七年级地理第7页共8页 30.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右图示意碳中和的含义。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9分)》 人均排放量(吨) 25 碳中和 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 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 15 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 日本 俄斯 韩国 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10 排放 = 吸收 德国 中国 印度 ,成日利亚 西 20 30 40 50 60 70 80 90100 城市化水平(%) 注:圆形大小表示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大小 (1)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是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2)从经济发展水平看,美国、德国、日本属 国家,它们与中国、印度等国在实现“碳中和”目 标方面的合作称为“ 》。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 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十四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基地,为“西电东送”提供电力,优化能源结 构,营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环境,为此我国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风能、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建设。 (3)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 (4)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有 (答出一点即可)。 (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全球气候有 (变暖/变冷)的趋势。列举一项此趋势现象对人类 的影响: ; 请为实现“碳中和”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七年级地理第8页共8页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5 BDABC 6-10 BABAC 11-15 BCADA 16-20 CBBCA 21-25 DABC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9分,每空1分) (1)正东 东经45 °,北纬15°(或45 °E 15°N) (2)②③ ③ ① (3)昼长夜短 多 (4)赤道 (5)D→C 27.(9分,每空1分)。 (1) 山峰(山顶) 鞍部 (2) D ① ①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比较难爬山 (3) 5000 西北 乙 C 28.(12分,每空1分) (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2)热带沙漠 ③ 全年炎热干燥 (3) 低温 海拔高,气温低 (4)2000 热带雨林 赤道 ② (5) 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 (6)④ 29.(11分) (1)平原 北 中低 (2)稀疏 纬度高,气候寒冷 (3)黄色 阿拉伯语 (4)非洲 教育医疗资源不足、交通拥挤、就业压力大、环境恶化等(言之有理即可) (5)不能 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观点和理由同时答出可得2分) 30.(9分,每空1分)。 (1)美国 韩国 (2)发达 南北对话 (3)2060 (4)风能、水能、核能 (5)变暖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植树造林、种草;尽量使用清洁能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