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色彩》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 第3课《记录色彩》 【教学主题】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物体。 【课时】共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钵谴型作品。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 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编写意图主要是通过对表现自然风景的艺术作品的分析,了解日光在不同时段使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尝试概括与归纳风景作品中的大体色彩关系,感受光源色对物象及画面色调的影响,养成细致观察、研究分析的学习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变化现象,为进一步学习运用色彩这一美术语言打下基础。 教材从表现不同光线条件下不同色调的美术作品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所呈现出的丰富的色彩变化,并思考其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和解释自然色彩造成的视觉印象,领悟艺术表现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理解写实绘画作品中色彩表现的方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审美意境。 2、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加固学生的发现意识,有利于将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导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与身边的事物紧密的相联系,让学习者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表现。 【教学目标】 1、学生发现和认识自然界中景物色彩的变化与光线作用的关系,感受其魅力。学习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 2、尝试运用多种表现方法记录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发展表现色彩的能力。 3、学会感悟色彩的情感、生命力与表现力,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提高认识色彩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了解艺术家色彩风景画的创作方法人手,探寻记录色彩的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感悟和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出色彩的魅力。 【所需要条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纸,颜料,画笔,风景或风景作品图片 学具准备: 画纸,颜料,画笔,风景或风景作品图片 【评价任务】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一、导入 分析光与色彩,了解自然界中物体色彩形成的原理:播放幻灯片,夜幕降临后,大地在黑暗中苏醒。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美丽的色彩从何而来 可以说“光创造了色彩的世界,没有光便没有色”。物体本身无色。色光有很多颜色。白色光通过三棱镜被分离出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可见光谱。物体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这才形成了自然界五彩斑斓的色彩。 思考哪种光源对我们的视觉经验影响最大 创设情境,使学生轻易感受到自然色彩的丰富。了解光线对色彩的形成的重要作用。从生活中挖掘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讲授 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印象主义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根据画家自己的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更多的注意绘画语言本身。 认识大师莫奈———18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