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97068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9次 大小:17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
  • cover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结果、意义,以及遵义会议召开的史实。 2.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历程。 【重点难点】 1.重点: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2.难点:体会红军的长征精神。 【自主学习】 一、长征原因: 1.内因: (1)1933年由于_____和_____等人的“左”倾错误; (2)_____的失败。 2.外因:蒋介石推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共产党。(补充) 二、长征开始时间: 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_____,开始长征。 三、长征之遵义会议: 1.背景: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_____,人员损失惨重,革命处于生死关头,_____ 提出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_____前进,红军强渡_____,攻克贵州北部重 镇_____。 2.时间:_____。 3.性质:政治局扩大会议。 4.内容: (1)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_____的错误,肯定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 (2)选举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5.意义: (1)确立了以_____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_____的转折点。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四、长征之过雪山草地: 1.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_____。 2.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_____。 3.之后,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_____,进入_____。 五、长征胜利之会师: 1.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_____,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胜利结束: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_____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师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六、长征胜利之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2.使_____转危为安。 3.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当堂达标】 1.(南京中考)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 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 ③遵义会议 ④长征的开始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2.(常州中考改编)《人民日报》曾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聊城中考)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近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 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 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4.(自贡中考)有诗词写道:“突击湘中,全国震动。横扫黔省,所向无敌。威震云南,龙云丧胆。追剿之敌,叫苦连天。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这首诗描写的是( ) A.秋收起义 B.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 D.红军长征 5.(铜仁中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遵义会议 ②强渡大渡河 ③飞夺泸定桥 ④巧渡金沙江 ⑤四渡赤水 ⑥爬雪山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⑤④②③⑥ C.①②④⑤⑥③ D.①④⑤③②⑥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1)博古、李德(2)第五次反“围剿”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