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97126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170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5课,经济,社会,活的,变化,学案
  • cover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变化; 3.分析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2.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自主学习】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19世纪_____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1)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_____; (2)状元实业家_____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的道路。 3.“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_____法令。 (2)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_____。 4.萧条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 (1)一战结束后,_____势力卷土重来; (2)民族工业受到_____、_____和_____的压迫。 5.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_____, 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2)_____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_____后,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装束 剪辫、易服、劝禁_____ 礼节 鞠躬、握手礼代替_____ 称谓 “先生”称呼代替_____、_____的称谓。体现出_____的新风尚。 3.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_____、_____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5.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不平衡 ①_____地区的变化大于_____地区的变化; ②_____各省的变化大于_____各省的变化; ③_____的变化大于广大_____的变化; ④_____和_____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2)总体来看,呈现出_____、_____的特征。 【当堂达标】 1.(泰安中考)倡导“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的实业家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张之洞 2.(永州中考)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据此判断,张謇的思想主张是( ) A.商务立国 B.发展农业 C.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 3.(北海中考)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人侵,近代文明也传人中国,下列不属于传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 ) A.轮船、火车 B.电报、电话 C.照相机、电影 D.缠足、跪拜礼 4.(安顺中考)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辛亥革命后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5.(自贡中考)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不平衡描述错误的是( ) A.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于东南各省的变化 B.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C.受过教育的民众的变化大小没有受过教育的民众的变化 D.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六七十2.(1)刺激(2)张謇、“实业救国”3.(1)奖励发展实业(2)第一次世界大战、“短暂的春天”4.(1)帝国主义经济(2)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5.(1)轻工业部门(2)地区分布 二、2.辛亥革命、缠足、跪拜礼、“老爷”、“大人”、自由平等4.旗袍、中山装5.(1)①沿海、内陆②东南、西北③大中城市、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