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98257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34张)

日期:2025-05-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81627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工业区,传统,课件,34张
  • cover
(课件网)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学习目标 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特点 掌握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和整治措施 掌握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运用区位知识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培养相关解题思路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主要内容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主要内容 传统工业区 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传统工业区 分布: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基础:丰富的煤、铁资源 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核心:大型工业企业 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经济衰退 典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 时间早 形成于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期间 区位优 一般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结构重 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为主 规模大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历时久 经历繁荣衰落、整治、再繁荣等发展历程 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德国鲁尔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位于德国的中西部,莱茵河下游,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被称之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德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 靠近煤炭产区,染料丰富 交通网络完善,水陆交通便捷 靠近大江大河,水源充足 远销国内国际,市场广阔 靠近洛林铁矿,原料充足 鲁尔区衰落的区位优势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严重的环境污染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城市转型经典案例:德国鲁尔区,从高炉蜕变至高雅文化 传统工业区 新工业区 主要内容 新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走向衰落的同时,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新工业区 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 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核心特征:中小型企业为主 时间新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 地区新 多分布于乡村地区 规模新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新工业区的特征 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交通运输方便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专业化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意大利新工业区主要特点 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如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生产高度专业化 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生产特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主要条件相似:大批廉价劳动力、经济高度开放、资本集中程度低 生产特点相似: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集中大量同类型相关企业、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工业多分散在城镇 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在发展模式上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加强技术投入   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 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加强与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合作 美国“硅谷” “硅谷”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16千米。1950年,这里还是布满果园和温室的农业区,现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5万家公司,250多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