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22613

2.1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共59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优质精讲课件(浙科版2019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709690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必修,2019,科版,课件,精讲
  • cover
(课件网) 第 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一节 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那么究竟什么是遗传因子?“遗传因子”的行为与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的产生与结合有什么关系?孟德尔定律的发现,迫使人们思考和研究遗传因子 (即基因) 的本质以及细胞内与基因对应的结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章的学习,看看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摩尔根是如何通过实验对基因进行定位,将遗传规律与染色体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学习目标 1. 解释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对识别染色体的意义。 2. 阐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特征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 简述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4. 举例说出性别决定的类型。 5. 评述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及其意义。 6. 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 本章学习应聚焦的关键能力 1. 认识建立物理模型是理解生物学过程的重要方法,通过尝试制作减数分裂过程模型,学会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2. 通过分析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掌握假说-演绎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 尝试用假说-演绎法解释伴性遗传现象。 细胞水平的增殖依赖于细胞的分裂,而以人类为代表的多细胞生物个体需要通过生殖过程繁衍后代。在诸多生殖方式中,大多数高等生物是通过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并完成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子代 ,这一过程称为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它的产生过程和有丝分裂又有哪些异同呢?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相对稳定 真核生物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这些DNA与蛋白质共同组成复杂的染色质结构。 当细胞处于分裂期时,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即为染色体, 它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载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的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相对稳定 细胞核内有多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缢缩的着丝粒部位。着丝粒将一条染色体分为两个臂,即长臂和短臂。 小资料·染色体的类型 人们根据染色体上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大致分为3种类型,即两臂大致等长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一臂长、一臂短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着丝粒位于一端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对于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它们是人们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标志。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相对稳定 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能保证分裂后子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分裂前一致。 因此,每种生物的细胞核内,不仅染色体的形态是相对恒定的,而且染色体的数目也是相对恒定的。为了让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生殖过程中相对恒定,可以推测生殖细胞产生的过程必然与有丝分裂不同。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相对稳定 因此,生殖细胞产生的过程将经历一种特殊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让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之后通过受精作用实现染色体数目的恢复。这一特殊的细胞分裂过程称为减数分裂。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相对稳定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通过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配子就是成熟的生殖细胞,它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原始生殖细胞也称为性母细胞。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与数目相对稳定 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数用2n表示,而在生殖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的,染色体数用n表示。所以就染色体数目而言,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生殖细胞的两倍。例如,人的体细胞中共有46条即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23条。 减数分裂产生只含有一半染色体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一样,染色体的复制也是在分裂前的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