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2344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4829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黑龙江省,期末,答案,word,试题,化学
  • cover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蚕丝织布 C.火药爆炸 D.冶炼金属 2.下列图示所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取用液体 B. 滴加液体 C. 量筒读数 D. 加热液体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B.金刚石用于制作玻璃———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氮气常用作保护———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D.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据了解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所用燃烧剂是偏二甲肼(C2H8N2),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R的化学式为() A.N2 B.NO2 C.NO D.N2O 6.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思维方式,对于宏观现象的微现解释中错误是() 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态,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变瘪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体积受热膨张变大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7.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迅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8.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g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为9:17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9.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10.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C.被污染的空气会危害人体健康 D.稀有气体常用来作电光源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12.在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得到氧被氧化,具有氧化性 B.氧化铜失去氧被还原,具有还原性 C.反应过程中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D.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向少量的H2O2溶液加入MnO2固体 D.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14.下列除杂(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区分各组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需除杂或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点燃 B 空气和呼出气体 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C 硬水和软水 尝味道 D 二氧化锰粉末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15.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