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7.6 内能 能量转化》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烟囱冒出黑烟 B. 糖放入水中水变甜 C. 晒在太阳下的衣服变干 D. 卫生球变小 2.(3分)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 沙尘暴起,飞沙满天 B. 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 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 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3.(3分)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 A. 试管变热的过程 B. 水变热的过程 C.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D. 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 4.(3分)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活塞迅速冲出试管口,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 ) A. 内能减少,温度不变,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B. 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热空气 C.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在试管口变成白色的烟雾 D.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在试管口液化成小水滴 5.(3分)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 一杯水倒去一半 B. 水凝结成冰 C. 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 的水变成的水 6.(3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的冰块内能一定不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7.(3分)《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8.(3分)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 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B. 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C.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D.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9.(3分)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实际燃烧状况无关 B. 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C.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小,热值越小 D. 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10.(3分)7.(2021海南)在冬天,人们常常搓手取暖,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内燃机的哪个冲程相同(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11.(3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B. 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D. 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12.(3分)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 C. 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13.(5分)如图所示为有“东方之星”美誉之称的斯诺克选手丁俊晖比赛时的情形。打台球时,运动的甲球撞击乙球后,甲球速度变慢,这是由于甲球的动能 _____填“转移”或“转化”到乙球上,在球与球相互撞击过程中还会因为摩擦而产生热量,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了球的内能。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总最保持 _____。永动机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违背了 _____定律。 14.(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