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30793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353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cover
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北冥(míng)有鱼 抟(chuán)扶摇而上者 B.学(xué)学半 三男邺城戍(shù) C.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 D.大庇(pì)天下寒士俱欢颜 选贤与(jǔ)能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怒而飞(愤怒)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 B.志怪者也(志向) 讲信修睦(培养) C.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执策而临之(面对) D.不知其旨也(宗旨) 盗窃乱贼而不作(作乱害人)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新独家原创】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固不可彻     子固非鱼也 C.其名为鲲      其此之谓乎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5.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新独家原创】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的两个“一何”,既运用了反复手法,又引出了吏与妇情绪的强烈对比,加重了感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的如狼似虎、老妇的哀苦可怜,并为老妇下面的诉说制造悲愤的气氛。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由自己联想到他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等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的激情和希望。 C.“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出了诗人饱尝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可贵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中:“千余斤”,点明炭的数量,暗示卖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惜不得”,诗人以心理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7.默写。(5分) (1)大道之行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布衾多年冷似铁,         。 (4)         ,市南门外泥中歇。 (5)《石壕吏》中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       。 8.综合性学习。(8分) 世间万物,因“和”而美丽,因“和”而温馨。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传统文化修德齐家的关键、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和”字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家庭和睦]周末,小云的父亲想带着全家一起去看望奶奶,但是母亲想回去看望姥姥。云云的父亲发脾气说母亲总是这样唱反调,母亲也生气说父亲一点也不体贴自己。好好的周末,父母就这样吵起来了。 如果你是小云,请从“以和为贵”的角度来劝说父母。(3分) 答:                                    (2)[社会和谐]某班小记者到荣获“城市好人”称号的孟奶奶所住的社区采集素材。孟奶奶的一个邻居这样评价她:“她最可贵的是待人和气,六十多年来对家里长辈很孝顺、很敬重,亲人间很和睦。”另一位邻居这样评价她:“她这个人最是心地善良,几十年来知书明理,和周围人相处融洽。” 请你依据邻居的评价,仿照后句, 在横线上补写前句,形成一条宣传标语。(2分) 宣传标语:       ,知书明理善为先。 (3)【学科素养·语言运用】[讲“和”之事]班级将围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