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30993

人教版山西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10115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山西,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cover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六) 以和为贵 1.(2022山西晋中期末)书法是神奇浪漫的艺术。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简体楷书将主体部分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2022山西侯马期末)和谐之美用歌唱,小雅展示了歌曲《和谐之歌》,请仿照画线的歌词,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和谐之歌 和谐是那孔融的梨, 和谐是那六尺的巷,                   天和谐日月明, 地和谐五谷香, 民族和谐大团圆, 社会和谐国富强。 …… 答:                                                                                                 3.(2022山西中考冲刺改编)“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八年级(1)班举行了“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探寻“和”之源] 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对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 ②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不是霸道文化,而是王道文化。王道文化指的就是“和”文化。 ③中华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滥觞于尧舜时代。《尚书》中就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反映着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协和”“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对国家社稷安定繁荣的无限期望,对万邦归顺、诸侯称臣的和谐天下的向往。 ④几千年来,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邦交,中国人都奉行“和”的价值观———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和气致祥,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平共处,等等。可见,“和”文化完全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人的灵魂。 (1)阅读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的词性一致。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 D.文中第③段对中华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进行了溯源,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对和谐天下的向往。 [活动二:追寻“和”之用] (2)【新素材·冬奥会开幕式】用总导演张艺谋的话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是“一朵雪花的故事”,这朵雪花完美展现了“和”的理念。请你阅读歌词及知识小贴士内容,写下你的感悟。 雪 花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主题曲节选) 千万雪花 竞相开放 万千你我 汇聚成一个家 雪花 雪花 开在阳光下 在故乡 在远方 都一样闪亮 知识小贴士   开幕式上96个雪花造型的代表团引导牌,共同汇聚成一朵晶莹美丽的“大雪花”,代表各个国家或地区融为一体,寓意“协和万邦”。 小杰说:写着各个国家或地区名称的小雪花,最后汇聚成一朵大雪花,讲述了一个关于世界团结的故事。 我说:                                                              4.(2022江苏宿迁期末)根据同学们搜集的“以和为贵”的材料,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探“和”之义] (1)“和”为会意字,小篆写作。《说文》曰:“和,相应也。”这里的“和”便是用其本义:呼应,应和。《尔雅》载:“和,谐也。”这里的“和”义则引申为:        。 [谈“和”之论]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 ———徐祯稷《耻言》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 (2)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上面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字母序号) ①     ②     ③     [寻“和”之用] 【新素材·双减】2021年7月,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