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31023

人教版山西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册5.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6716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解析,练习,同步,拉丹,源头
  • cover
第五单元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读·书 1.下面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请将第一句话用简体楷书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请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1)棱角  (2)骤然  (3)虔诚  (4)消长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经过反复思考,他们选定了安营扎寨的地方。 B.旅游旺季,来古城观光的游客接踵而至。 C.课堂上,同学们川流不息,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D.“这不算啥。”他漫不经心地回答。 读·思 4.我校某班开展了“走进长江”综合性学习活动,撷取瑰丽的长江文明,谱写长江新的篇章。请你参与并解决问题。 [探寻长江的文明] (1)【跨学科·历史】请你举出一个长江流域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 答:                                     (2)【跨学科·历史】请你写出一个发生在长江流域的著名战役。 答:                                     [走进长江的文化] (3)写出有关长江的古诗词或民谣。(连续的两句) 答:                                                                          (4)【跨学科·地理】长江三峡众多的旅游文化景点,沉淀着厚重而博大的中华文化。请参照下面示例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旅游文化景点。 示例:亦真亦幻的丰都鬼城 答:                                                                          [正视长江的问题] (5)请阅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答:                                                                          读·写 5.(2022山西晋中期末,1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读三峡 王充闾 ①“船窗低亚小栏杆,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标题改为“游三峡”可以吗 为什么 ) ②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与之相比的,巨大无比。)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 ③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而然地被呼唤出来。(被呼唤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 ④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流里,载出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儿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旅行不仅要看到山川美景,更要知晓人文历史。) ⑤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复识矣。以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蒙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以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