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64544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2323969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中,中国,ppt,28张,课件,标识
  • cover
(课件网) 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目 第二目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历程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1980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984 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1984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1992 南方谈话 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1988 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93 十四届三中全会就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2001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标志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0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013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第一个自贸区) 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2017 十九大 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的进程 回顾必修一,谈谈改革开放的历程。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0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 ———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旨演讲 第一目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1)原因:开放带来进步, 封闭必然落后。 (2)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3)特点: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1、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全方位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文化领域等都坚持对外开放。 1 3 多层次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 2 宽领域 就是立足国情,不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开放,而且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易混易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P70 相关链接 三大国际经济组织(WTO、WB、IMF) 开始实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进入新阶段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健全新体制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相关链接:三大国际经济组织 基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国际组织,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各成员贸易立法的监督者、贸易问题谈判和争端解决的场所,被称为“经济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集团(包括五家机构) 是一个独特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它协同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地区开发银行、智库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农业、金融等问题,致力于消除极端贫困和促进共享繁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致力于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货币问题的磋商,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协助成员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向成员提供资金促进其国际收支平衡。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货币组织的第三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