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3.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谈话导入。 2、出示课件主题图。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两位奥运健儿的跳水比赛中以优越的成绩为中国队添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3、出示课件。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的奖牌榜。 (1)导出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出示目标: 1、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3.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三、自主探究,学习达标 1、学习新知小数的减法。 (1)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2)点名学生上到黑板试着列竖式算出结果。 (3)小结算法。 2、学习新知小数的加法。 (1)出示课件,自主探究,提出问题。 (2)点名学生上到黑板试着列竖式算出结果。 (3)小结算法。 3、深入学习,抓住重点。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成果。 (3)小结: (4)质疑 三、深化练习、巩固目标。 达标练习。 四、课堂总结,深化目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啊? 生:游泳;跳绳。 生:我喜欢篮球。我喜欢羽毛球。 师:真棒!一看就知道平时你一定很喜欢运动。 生:我喜欢足球。 师:了不起,好好练以后加入国家队,为中国队添一枚金牌。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知道,你们都很喜欢体育运动,那你们知道在奥运会中有一项10米双人跳台跳水比赛吗? 生:知道。 师:哇,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2、出示课件主题图。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两位奥运健儿的跳水比赛中以优越的成绩为中国队添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3、出示课件。 师:看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决赛的奖牌榜。表头分成了哪三类? 生:国家、运动员、奖牌。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金、银、铜牌的得主各是哪几个国家的运动员? 生:中国、加拿大、德国。 师:对极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很广,从中你们还想了解什么问题?(手指主题图) 生:想知道当时的中国队比加拿大多多少分? 生:想知道当时的中国队比德国多多少分?。 师:好,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我喜欢。同学们请看到屏幕,这就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和加拿大队跳水比赛中的第一轮分数。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到这些信息,你知道什么?(出示课件) 生:第一轮中国队的劳丽诗、李婷获得了53.40分,加拿大的哈特利、海曼斯获得了49.80分。 生: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父:中国队领先3.6分,子:差距还不到4分。 师:你观察得真准,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中国队分数比加拿大队分数多多少分? 师:还有吗? 师:真棒!怎样列式? 师:谁来? 生:53.40—49.80 师:有不同意见的举手。 (一名学生板书算式) 师:怎样计算? 生:不懂。 师:好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出示课题) 或(生:我会。师:怎样计算?生:。。。。。。。。师:为什么这样算?它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