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88515

第5课《黄河颂》导学案

日期:2024-06-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5次 大小:676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黄河颂,导学案
  • cover
5 黄河颂 【学习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2.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 3.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热爱中华民族。 【学习重点】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2.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 3.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热爱中华民族。 【学习难点】 1.了解比喻的修辞方法; 2.热爱祖国悠久的历史,热爱中华民族。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理论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又获拉姆福德奖,继而于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美国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9年获美国物理学会昂萨格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2.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 字词注音: 澎湃( ) 哺育( ) 屏障( ) 宛转( ) 气魄( ) 巅峰( ) 狂澜( ) 2. 词语解释: 哺育——— 气魄——— . 狂澜——— 澎湃——— 浩浩荡荡——— 【整体感知】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 是关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歌词部分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3.朗诵词部分所起的作用? 【合作探究】 1.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2.诗人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做了怎样的一番描绘?(从哪些视角来望黄河?)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达标检测】 药香满山坡 ①推开车门,一股初夏的山野气息扑面而来,湿润,清新。猛吸一口,有淡淡的花香。放眼望去,石磡砌成的梯地,层层叠叠,从山脚到山顶。除了褐色的石磡如墨痕,漫山尽是葱绿,好像这从山坡流淌下来的阳光也是绿色的。 ②“药姑山上百药全,只缺甘草与黄连。黄连苦了半世人,没得甘草水不甜!”从山坡上流淌下来的,还有飘渺的山歌,直漫过心坎。 ③村主任小戴指着半山腰上采摘金银花的人说:“唱山歌的老汉就是戴日光,是咱詹桥镇余湾村的建档立卡户。”药姑山,是湖南与湖北的界山,有着“天然药库”的美誉。余湾,地处药姑山腹地,是湖南的一个贫困村。 ④我一听,立马来了劲,早就听说过戴日光的传奇故事,今天竟然真的就碰上了。戴日光今年六十八岁,据说认识三百多种草药。山里人有个蛇虫咬伤,头疼发热,他都会找到合适的草药,药到病除。 ⑤我们沿着梯地间的小径,循着山歌盘旋而上。山有些陡,攀在麻石铺设的石级上,腿已酸胀,背上也渗出微汗,但手扶一把爬满青苔的石头,身心又一下子沁凉起来。石缝里钻出绿油油的芭茅与蕨菜,一丘丘梯地弯弯曲曲地向两边伸展。地里的药苗正蓬勃地生长。山风拂过来,黄精、白芨、虎杖、射干、金银花,在风中摇曳,身姿曼妙。 ⑥小戴说,这一丘丘梯地都是老辈人留下的,以前梯地里种的都是苞谷与红薯。早些年,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这些梯地就抛了荒,漫山遍野全长满了一丈多深的芭茅与荆棘。前年,村里招商引资五百多万元,流转土地一千多亩,并依托湖南、云南两家药业公司,成立了农林开发公司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这些荒地全部种上中药材。 ⑦“今日又摘了好多金银花哟?”爬到半山腰,小戴扯起嗓子喊道。见有人招呼,戴日光停下嘴中的山歌,放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腰,扭身答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