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9749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3 太空一日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397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
  • cover
23.太空一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关键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2.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心理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激发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 4.学习航天人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科学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2.训练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提取及重组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 板书课题:23 太空一日(出示课件3)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 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位于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开始了这次预定环绕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地面。此后,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本课选自“航天英雄”杨利伟撰写了个人传记《天地九重》(解放军-出卷网-2010年版),有删改。 (2)走进作者 教师以课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舒婷”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出示课件6) 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是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11月,他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获“航天功勋”奖章。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7、8) (2)析一析多音字。(出示课件9) (3) 释一释重点词。 (出示课件10、11)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课件12)同学们,浏览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此故事的大致内容讲给大家听。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归纳) 学生: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学生:我看到了什么 学生:神秘的敲击声 学生: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教师:同学们, 杨利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出示课件1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 学生: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快速浏览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状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出示课件14)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分析回答) 学生:第一次意外 26秒的共振 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学生:第二次意外 本末倒置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学生:第三次意外 神秘敲击声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学生:第四次意外 舷窗出现裂纹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学生:第五次意外 抛伞开伞震动很大 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教师:同学们,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自由朗读文章,找出能够体现杨利伟作为一个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的句子。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5)①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当时痛苦的感受。 学生勾画语句:(出示课件15)②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