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02069

五下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复习课(一)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965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复习,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复习课(一)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共六课,以时间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歌颂了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与爱国精神。 第七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引导学生知道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我国遭受的列强侵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了解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所进行的奋勇抗争,体会仁人志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懂得辛亥革命在推动近代中国变革上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屈辱历史和列强的罪恶行径,懂得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道理。 2.知道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和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感受并学习先烈的爱国精神、抗争精神、革命精神。 3.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理念做出的努力,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史实,知道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民族英雄的事迹。 难点:感受先烈身上伟大的中国精神,自觉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课前游戏:学生根据给出的提示词,猜一个中国历史人物(共三位)。 人物一: 提示一:福州 提示二:浮雕 提示三:《四洲志》 人物二: 提示一:致远舰 提示二:甲午中日战争 提示三:同归于尽 提示一:振兴中华 提示二:辛亥革命 提示三: 答案:人物一:林则徐 人物二:邓世昌 人物三:孙中山 2.教师提问:三个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3.结合第三单元逻辑结构图,导入复习课。 (二)温故知新 1.课件展示第一位历史人物林则徐的提示词并提问。引导学生感受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2.播放视频《回归》片段并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香港被迫割让的史实。 3.教师结合材料讲述圆明园流散文物的故事,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列强在圆明园犯下的罪行。 4.学生结合提示词,讲一讲邓世昌的故事,感受邓世昌的爱国精神和抗争精神。 5.学生观察《三大条约对比》表格,谈一谈自己的发现,说一说由这段屈辱历史引发的思考。 6.教师结合逻辑结构图归纳第七课内容。 7.课件展示第三位历史人物孙中山的提示词,请同学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 8.结合2021年10月9日的纪念大会讲述辛亥革命意义。 9.课件展示中山装的相关材料,通过希沃课堂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民主共和的理念。 10.结合逻辑结构图归纳第八课内容。 (三)总结升华 1.结合板书梳理七、八两课内容 2.学生齐读先辈们的文字,感受伟大的中国精神。 四、板书设计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复习课(一) 了解 知道 鸦片战争 林则徐 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 辛亥革命 孙中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