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02076

人教版八下地理 第六章 第3节《黄土高原》基础知识讲解

日期:2024-11-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1次 大小:1108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八下,地理,第六,3节,黄土高原
  • cover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3节《黄土高原》基础知识讲解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3节《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要点1: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概况 (1)位置: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2)范围: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的中部和北部及甘肃省的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北部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河南省的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 (3)地形: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处在从平原向高原过渡的地方,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4)气候: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区。 2.丰富多彩的黄土高原文化 (1)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2)丰富多彩的文化: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①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的“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央,体现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 明发展的密切关系。 ②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每年的清明节,这里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 ③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 ④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不易崩塌,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 ⑤安塞剪纸,是流行于陕西安塞的一种民间艺术。大凡喜庆的日子, 安塞妇女都要剪纸、贴窗花。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 ⑥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⑦秦腔,也称“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是京剧、豫剧、川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鼻祖,其特 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最为著名。秦腔产生于民间,生动反映出人民的愿望、爱憎、痛苦和欢乐。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点2:风吹来的黄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1.黄土的来源———风成说”关于黄土的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即认为黄土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吹来的。2.黄土的形成过程 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3.“风成说”的证据 假说 证据 说明的问题 结论 黄土 “风成说” 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黄土是随风飘落的,而不是流水、冰川作用形成的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黄土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