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04182

3.1.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课件 (共38张PPT)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6193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植物,3.1.2,苔藓,蕨类,课件,3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苔藓和蕨类植物 草色入帘青。 苔痕上阶绿, 【唐】刘禹锡《陋室铭》 苔藓植物 障壁坐防风。 钩帘阴卷柏, 【宋】孔平仲《药体诗》 卷柏 蕨类植物 石头上的苔藓 阴湿的墙角上的苔藓 雨林中树上的苔藓 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环境中。 1、生活环境: 苔藓植物 探究 一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怎样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葫芦藓 墙藓 地钱 树藓 一般都很矮小(约1~3厘米) 假根 茎 叶 孢蒴 充满孢子,孢子是生殖细胞。 以葫芦藓的结构为例 苔藓植物 探究 一 墙藓的叶 匍灯藓的叶 叶是一层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红墨水浸泡后的苔藓的茎和叶均未变色 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 将苔藓植物的茎浸入红墨水中2小时 显微镜下墙藓的“假根” 只有固着的作用,无法吸收水、无机盐,称为假根。 植株_____,通常具有_____和_____,但茎中没有_____,叶中没有_____,叶只有_____,有_____,能进行_____,只有____根。 矮小 茎 叶 假 导管 叶脉 2、形态结构: 苔藓植物 探究 一 一层细胞 叶绿体 光合作用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3.生殖方式: 苔藓植物基本特征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表明,它是植物从水生 向 陆生的过渡类型。 陆地潮湿的环境中 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有假根。 孢子生殖 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探究 一 腐蚀岩石形成土壤,是自然界“拓荒者” 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形成泥炭,使沼泽陆地化 苔藓植物的叶大都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为什么它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 探究 一 1、生活环境: 大多数生活在_____。 潮湿的陆地 铁线蕨 蕨类植物 探究 二 树蕨 蕨类植物 探究 二 1、从形态上看,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有什么区别? 蕨类植物的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蕨类 苔藓 叶 根 茎 结构特点: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 但根状茎大多生长在地下,地上部分为叶片和叶柄。 肾蕨结构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专门的输导组织,这些结构是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 想一想:为什么说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 蕨类通过什么来繁殖?   蕨类植物叶片下表面的褐色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子(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成熟以后,就从叶表面散放出来,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其生殖离不开水。 3、生殖方式:_____。 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 探究 二 ①食用:蕨菜 蕨类植物 探究 二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贯众:清热解毒、止血驱虫。 ②药用 卷柏:消炎止血 蕨类植物 探究 二 ③绿肥和饲料:满江红 蕨类植物 探究 二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④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煤 蕨类植物 探究 二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陆地潮湿环境中。 2、繁殖方式:孢子繁殖。 3、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小结 生活在潮湿的山野和森林,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一般具有茎和叶,根为假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简单) 蕨类植物: (复杂) 从生活环境和结构上看,下列三类植物的进化顺序是怎样的 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 拓展提升 讨论: ※ 对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分类 生活环境 结构 生殖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水 阴湿陆地 阴湿陆地 单细胞或多细胞,无根、茎、叶 有茎、叶和假根,无输导组织 有根、茎、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