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1109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5741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背诵诗歌。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从而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4.品读诗歌,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竹里馆》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竹里馆》,领略其诗歌亦诗亦画的意境。 (板书文题)(出示课件1)竹 里 馆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诗的作者 预设:(出示课件4)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王维的代表诗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等,有《王右丞集》。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诗的写作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5)《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这首诗是王维《辋川集》二十首诗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提笔成篇的。 三、初读本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预设:(出示课件6) 四、细读本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反复朗读诗歌,我们一起疏通一下本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7) 预设1: (学生朗读本诗,自主翻译本诗) 学生: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寂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清脆地发出长啸的声音。 预设2:(出示课件8) (学生朗读本诗,自主翻译本诗) 学生:译文:在这片幽深的竹林里,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 五、深读本诗,合作探究 教师:同学们,我们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请简要分析“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出示课件9) (学生朗读本诗,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营造了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了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出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2.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件10) (学生朗读本诗,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学生朗读本诗,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出示课件10)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六、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本诗的主题 预设:(出示课件11)本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诗人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和淡泊的心态。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本诗的写作艺术 预设:(出示课件12)①这首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