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14462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下:9.1《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课时)(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78514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同步,教案,课件,课时,第二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下册 《课题自然特征与农业名》教学设计 课题名 (第二课时)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明确高寒牧区、河谷农业的特点以及分布。 2.理解本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原因。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如何发展农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本课教案,制作相应的课件;准备学生练习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学习导入: 活动:从图片中选出旅游爱好者阳阳在西藏可能品尝到的食物图片,提问“藏民的饮食反应了他们怎样的农业特征?”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看图片,选择西藏可能的特色美食。 【设计意图】从地方特色美食引入课程。 高寒牧区: 承转:阳阳品尝到的西藏美食,有肉类也有糕点和美酒,这里的农业发达吗? 出示青藏地区地形图和成都和拉萨气候类型图,复习高原山地气候的特征,提问:假如你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位藏民,在这样高寒的环境下,你会首先选择哪一种生产活动? 读“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提问,青藏地区是以什么农业部门为主?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分析,复习青藏地区地形气候的特征,并思考这样环境下如何发展生产读图回答,了解西藏牧区和青海牧区的位置,明确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设计意图】读图明确高寒牧区的分布,明确青藏地区农业第一个特征:以畜牧业为主的高寒牧区。 结合“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和相关的图片介绍高寒牧区的成因和分布,出示图片讲解主要的畜种的种类分布旅途中,阳阳在铁路沿线经常能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请你推测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环境的?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牦牛适应高原环境的体貌特征。 【设计意图】学习从现象表象分析判断本质的方法。 过渡:介绍阳阳品尝的青稞酒是用青藏高原的一种粮食作物-青稞制成的,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环环相扣,顺利过渡 河谷农业: 引导读“青藏地区农牧业分布”图,了解青藏地区两个种植业分布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出示图片了解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甜菜等耐寒品种。 【学生活动】读图明确两大农业区的分布,知道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 【设计意图】进行读图技能的训练,通过读图,锻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承转:通过对比两地的油菜籽,阳阳发现产自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油菜籽特别品质优良,他很疑惑,河谷地带发展农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出示材料一材料二,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分析河谷地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引导分析归纳总结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活动】归纳明确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升华归纳:从青藏地区居民的衣食住行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明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明确区域发展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学生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归纳判断能力。 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后,学生们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为本节课的课前自主预习奠定了基础。但因为本区离我们太遥远,缺乏生活实际中的体验,需要同学们在课前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下册 《课题自然特征与农业名》同步练习 一、综合题(满分100分,错一空扣5分) 青藏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