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21321

第三单元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9086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20课,清朝,君主专制,强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目标导学 1.掌握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 2.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史实 3.了解清朝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及种种社会矛盾 4.掌握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含义、过程和影响 知识构建 基础落实 一、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时代”设立的这一“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它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1.机构:军机处。 2.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作用: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微点拨: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历史解释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 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除此以外,还推行了哪些文化专制政策 1.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3.文化专制政策: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史料实证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咏史》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史料反映了清朝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状况:官场腐败。 2.表现: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财政危机;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兼并,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史料实证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流传的民谣 四、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实行的“限制贸易政策”指哪一政策 列举该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1.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2.表现: 顺治时 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康熙时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对出口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载重量严格限制 乾隆时 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评价: (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微点拨: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是完全断绝对外贸易。 【唯物史观】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重点案例 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从对外关系上说,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探究1:唐朝文明交流不是单一的、单向的,请举例说明。 答:唐朝: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 探究2:列举宋、元在对外关系上“居于主动地位”的典型表现。 答:宋朝:加强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对外交往的国家达到140多个。 探究3: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为此清政府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答:特征:故步自封。政策:闭关锁国。 探究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如何做。 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等。 时空观念 中央古代对外交往 思维延伸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趋势 (1)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流。 (2)经济往来互通有无,文化交流取长补短,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3)由最初西汉的对外开放到清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