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21324

第三单元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9401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21课,清朝,前期,文学艺术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目标导学 1.以《红楼梦》及昆曲与京剧为例,知道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2.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知识构建 基础落实 一、《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从其内容及地位等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说要把《红楼梦》当历史读。 1.作者: (前80回),高鹗(后40回)。 2.内容:以贵族青年 与 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 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 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特点、地位: 、艺术性高,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微点拨: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主流文学形式各不相同,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史料实证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 (1)将昆曲的发展演变历程填写完善。 (2)代表作:汤显祖创作的《 》、 的《长生殿》、孔尚任的《 》成为传世之作。 2.京剧: (1)将京剧的发展演变历程填写完善。 (2)推广:深受大众喜爱,得到皇室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微点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时空观念】 明清时期中国戏曲……社会背景则是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清朝地方戏曲,尤其是昆曲和京剧的兴起,引起皇宫的极大关注和喜爱。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 《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 重点案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 探究1:十九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红楼梦》创作于什么时期 你认为之所以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探究2:从学习历史和自身发展的角度谈谈读《红楼梦》对你有什么益处。 探究3:“国粹”是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除了京剧外,请你再举出两例“国粹”,你能为传承“国粹”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探究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唯物史观】 分析昆曲衰落和京剧兴盛的不同原因 (1)昆曲衰落的原因: ①因循守旧; ②作品庸俗; ③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 (2)京剧流传广的原因: ①广大群众喜爱; ②皇室扶持; ③表演艺术家的创新完善。 因果探源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2)经济上:工商业市镇繁盛,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推动市民文化的繁荣。 (3)科技上:印刷术的空前发达。 (4)文化上: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政策,客观上加强了小说创作的力量。 素养达标 1.(2022·河南模拟)读目录(节选),据此判断,这部古典名著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它被誉为“百戏之祖”,有着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有着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将诗词歌赋等糅合在一起,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它是 ( )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 3.人们评论昆曲时认为,“乾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由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 ( )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 4.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不包括 ( ) A.昆曲 B.秦腔 C.汉调 D.评剧 5.京剧中的黑色脸谱(如图),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这说明,京剧脸谱艺术 ( ) 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 B.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C.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6.下列为《红楼梦》中的部分描述。据此,《红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