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21641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697939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域,文化,城乡,景观,课件,51张
  • cover
(课件网)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素养目标 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地理实践力】 对给出的城乡景观,能够说出其主要特点,并能够说出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能够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综合思维】 对家乡的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评价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人地协调观】 探究:库伯佩迪的生活矿井景观 在澳大利亚南部城市库伯佩迪矿山里,修建有许多由宝石矿演变而来的地下住宅。这里气候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大部分矿工不得不停留在矿井里躲避室外极端的天气,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早期地下住宅规模甚小,随着生产设备普及和生活水平提高,地下住宅规模逐渐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并出现了教堂、旅馆等建筑。如今,库伯佩迪的居民几乎全部住到了地下,变成了独特的风景线,还吸引了众 多的观光客。 探究:库伯佩迪的生活矿井景观 库伯佩迪地处澳大利亚的南部内陆, 维多利亚大沙漠东南部边缘。 纬度较低,夏季受亚热带高压控制。 冬季受到来自内陆地区东北信风影响 全年高温少雨。 分析库伯佩迪的气候特点,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探究:库伯佩迪的生活矿井景观 2. 说一说库伯佩迪的地下民居特点。 库伯佩迪民居依山崖开挖修建,全建在地下,与外部联系门窗开口较小,内部宽敞,功能设施齐全,建筑功能多样。 福建土楼与库伯佩迪的生活矿井都是不同地域文化体现,那什么是地域文化呢? 1、地域文化 概念: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类: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分布图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建筑 服饰 饮食 制度 风俗 语言 蒙古族 苗族 物质文化:建筑、服饰 、饮食 朝鲜族 我国饮食文化差异较大。如:南米北面、八大菜系等。 物质文化:建筑、服饰、饮食 非物质文化:制度、习俗、语言 如彝族的火把节 非物质文化:制度、习俗、语言 如傣族的泼水节 地 域 文 化 表现形式 历史遗存 文化形态 社会习俗 生产生活方式 特点 区域性 多样性 独特性 相对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城乡景观 是人们适应、改造自然的结果。 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 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反映出不同地域的 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实例分析: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河流—森林—梯田—村寨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协调的美丽乡村; 流传下来的古代分水制度,体现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价值观。 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 而城乡建设反过来又影响并提升了地域文化 (一)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世界各地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特色。 2.我国北方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房屋高度与进深小且楼间距大。 3.湿润多雨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地注重防御风沙。 4.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1.我国南方太阳高度大,光照强,进深和高度大且楼间距小。 (一)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 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最大限度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 力学和美学的特点。 产石地区多石构 产木材地区多木构 产竹地区多竹楼 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 物质文化:建筑、服饰、饮食 徽派民居 是徽州文化 的典型代表,院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以堂屋为中心,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白墙,以天井解决内部采光和通风问题,建筑错落有致,在质朴中流露出清秀。 思考:徽派建筑反映了哪一种文化? 反映了徽州人讲究聚族而居,“民不染他姓”的文化。 国产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