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22340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诗歌赏析(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211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京市,题型,赏析,诗歌,汇编,分层
  • cover
北京市东城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3诗歌赏析 一、诗歌鉴赏 (2021·北京东城·统考一模)阅读《十五从军征》,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五从军归,八十始得归”,写出了老兵从军时间之长,反映出战争的旷日持久和兵役的繁重。 B.老兵与乡人的一问一答,令人感受到老兵心情的变化:由想了解家人情况时的迫切,到得知家人情况后的失望。 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D.“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人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二者都描绘了破败荒芜的景象。 2.本诗中“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和《木兰诗》中“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都写到人物从军归来后“出门看”的行为。请简要分析“出门看”的行为,分别表现了老兵和木兰怎样的情感。 3.(2022·北京东城·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统考一模)阅读《渔家傲 秋思》,回答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边声”以“四面”来形容,更显得无所不在,充塞天地之间,再接上“连角起”,在凄凉之外更添一层悲壮。 B.“长烟落日”,让人联想到描写塞外壮阔风光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然而其后紧缀以“孤城闭”三字,气象便不相同。 C.“燕然未勒”反用典故,这个典故会让人想到了《邓稼先》一文中杨振宁先生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赞扬邓稼先为祖国献身的崇高品质。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是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2)高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与本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都写到了“雁”。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022·北京东城·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对上面两首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词都与边塞征战生活有关,都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必胜的信念。 B.《渔家傲·秋思》中以“异”字统领上阕景物,强调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C.《塞下曲》开篇也是写景,宿雁惊飞,既交待了时间,又写出了景色的壮美。 D.“长烟落日孤城闭”“大雪满弓刀”两句均借边塞特有景象表现将士们的威武气概。 5.《邓稼先》“我不能走”这一部分,引用了“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有人推测“燕然勒功”抒发的情感与《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相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十五从军征》中“出门看”表现了老兵备好饭食却无亲人共享,茫然出门寻找,失落中更感孤独悲伤;《木兰诗》中“出门看”表现了木兰恢复女儿装束后,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