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32318

1.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训练(有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1088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DNA,训练,课时,同步,必修,2019
  • cover
1.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索 【基础练习】 1.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 ) A.DNA B.蛋白质 C.脂质 D.荚膜多糖 2.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 ) A.DNA是遗传物质 B.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A.RNA B.DNA C.多糖 D.蛋白质 4.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等科学家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体外转化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细菌中的物质 一定时间后形成的菌型 ① R型 蛋白质 R型 ② R型 荚膜多糖 R型 ③ R型 DNA R型和S型 ④ R型 DNA(经DNA水解酶处理后) R型 A.蛋白质 B.荚膜多糖 C. DNA D.DNA水解产物 5.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分离,得到上清液中主要含有( ) A.蛋白质外壳 B.较轻的大肠杆菌 C.未被噬菌体入侵的大肠杆菌 D.噬菌体和细菌的混合物 6.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RNA D.DNA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进入烟草细胞 B. 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仍具有生物活性 C.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32P主要进入了细菌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层 8.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及其体外转化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的RNA均为不含氢键的单链分子 B.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含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染色体结构变异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D.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 9.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 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 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10.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含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B.利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含有放射性的子代哪菌体数量不断上升 C.利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先增强后减弱 D.利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先增强后稳定 (多选题)11.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B.S型细菌的菌体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 C.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从活的S型细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物质 D.实验中小鼠死亡是因为体内有活的R型细菌 (多选题)1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35S标记亲代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含35S标记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获得标记的噬菌体 B.实验过程中若保温时间过长,则沉淀物放射性增强 C.正常情况下,子代噬菌体不会被35S标记 D.该兴趣小组实验说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多选题)1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该实验以病毒为实验材料主要是因为病毒结构简单且增殖快 C.该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开 D.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实验的设计思路也完全不同 (多选题)14.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