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40586

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981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
  • cover
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校考一模)据新华社报道,截止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飞船已在太空停留5个月,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并计划于4月返回地面。下列新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与之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 C.籼型杂交水稻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虽然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曲折和失误,但我们仍然取得许多科技成就。以下人物中,与“两弹一星”的成功相关的科学家是( )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3.(2022·云南曲靖·统考模拟预测)"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1970年成功发射了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七号 D.嫦娥五号 4.(2022·云南曲靖·统考二模)2021年10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2022年4月16日返回。翟志刚第一次太空漫步搭乘的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十二号 5.(2022·云南曲靖·统考模拟预测)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太空出差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挑战太空出差半年!从2003年到2021年的18年以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惊险往返,到出舱行走,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星辰大海,中国人步履未停!回望历史,中国的太空探索开端于(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五号 6.(2022·云南昆明·统考二模)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成功返航。回溯历史,中国完成太空行走的第一个人是( ) A.杨利伟 B.刘洋 C.翟志刚 D.王亚平 7.(2022·云南丽江·统考二模)2021年11月15日,他的骨灰安葬仪式在湖南举行。水稻般金灿灿的幕盖上,放着一碗稻谷、一碗米饭,碗上写着一句话:“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材料中的“他”是 A.王进喜 B.袁隆平 C.焦裕禄 D.钱学森 8.(2022·云南昭通·统考二模)“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回首党的辉煌岁月,英雄足迹遍布党史。习近平高度肯定的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是( ) A.屠呦呦———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B.焦裕禄———治理兰考的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 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雷锋———全民全意为人民服务 9.(2022·云南临沧·统考二模)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作出的巨大贡献是 A.发现了青蒿素 B.发现了青霉素 C.找到了治疗癌症的药物 D.找到了治疗新冠病毒的方法 10.(2022·云南文山·统考二模)“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诺贝尔奖颁发给当年研究团队中的耀眼明星,实至名归。此句中的“耀眼明星”指的是( ) A.钱学森 B.陈薇 C.屠呦呦 D.袁隆平 11.(2022·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对下图反映出的信息,概括最准确的是( ) 昆明到主要城市间铁路列车运行时间变化 时间 昆明—北京 昆明—上海 昆明—丽江 2010年 33小时22分钟 34小时8分钟 8小时88分钟 2022年 10小时46分钟 11小时15分钟 3小时2分钟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铁路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12.(2022·云南临沧·统考一模)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灰、军绿色的衣着,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80年代,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