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41557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课 健康地生活课件(7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0751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22课
  • cover
(课件网) 第一部分 教材梳理 第22课 健康地生活 6.1.1 人体能够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染 6.1.2 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肠道蠕虫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如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是人体健康的威胁 6.1.3 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食物、血液、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 6.1.4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6.1.5 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 6.1.6 某些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会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新增) 6.2.1 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6.2.2 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和吸毒等违法行为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作用 6.2.3 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遵从医嘱,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误用和滥用 6.2.4 在特定的情况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一些急救方法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1)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拒绝吸烟、饮酒和毒品;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的概念:由〔1〕_____(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 2.传染病的特点:具有〔2〕_____性和传染性。 【教材索引】 人教八下P72~115;北师七下P97~130 病原体 流行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3〕_____。 (2)〔4〕_____: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5〕_____:包括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及时医治、焚烧或深埋等。 (2)〔6〕_____:包括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毒,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 (3)〔7〕_____:易感人群除了不要接触传染源外,还要通过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预防接种等方式增强免疫力。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属于病原体;患者或携带者是传染源。例如:新冠病毒是病原体,新冠肺炎患者是传染源。从免疫的角度分析,致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相当于抗原。 2.针对哪个环节做的就是对应的哪个措施。隔离、治疗是对传染源做的,就是控制传染源;消毒、洗手、通风等是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锻炼身体是对易感人群做的,就是保护易感人群。 3.戴口罩、消灭蚊虫都是切断传播途径。      免疫与计划免疫 5.免疫的概念: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8〕_____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9〕_____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非己 抗原 6.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组成 功能 防御对象 类型 第一道防线 〔10〕_____和黏膜 〔11〕_____、消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大多数病原体 〔14〕_____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12〕_____(如溶菌酶)和〔13〕_____ 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15〕_____(如胸腺、淋巴结和脾)和〔16〕_____(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产生抗体,清除〔17〕_____ 某一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