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 生物的多样性 同步练习 生物八年级下册 北京课改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脊椎动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水中的阻力 B.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C.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可增大气体交换的面积 D.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下列植物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且依靠孢子繁殖的是( ) A.满江红 B.椰子树 C.银杏 D.海带 3.下列选项中,实验操作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时,往瓶内放入燃烧的蜡烛 验证产生二氧化碳 B 观察酵母菌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碘液 染色 C 观察小鱼尾鲭血液时,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 便于观察血管 D 观察蚯蚓运动时,用湿棉球不时擦蚯蚓体表 保持正常呼吸 A.A B.B C.C D.D 4.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的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是噬菌体,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B.⑤是蘑菇,其营养菌丝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③、④和⑤都是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以上微生物中③和②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 5.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 豆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6.“蜜蜂消失后,人类只能活四年”。说明蜜蜂对人类意义重大,的确的是不争的事实———人类一天也离不开蜜蜂。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蜜蜂属于节肢动物 B.蜜蜂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蜜蜂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蜜蜂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 7.“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是红楼梦中描写吃螃蟹的情景。螃蟹是我们餐桌上的佳肴,螃蟹属于( )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 8.下列生物分类对应正确的是( ) A.藻类:满江红 B.环节动物:蝗虫 C.鱼类:章鱼 D.种子植物:银杏 二、填空题 9.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植物四大类群,我们现在使用的煤就是由古代的_____植物形成的. 10.细菌以_____方式生产新的个体,假如细菌30秒分裂一次,3分钟后,共有细菌_____个. 11.有人说,如果地球上的蜜蜂消失了,地球上便不再有繁茂的植物,不再有众多的动物,也就可能不再有人的存在。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一定的道理,为什么? _____ 12.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的结构特点是没有_____结构,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组成,病毒只能寄生在_____细胞里。 三、综合题 13.生活常识填空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列举一种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_____。 (3)广场上的银杏树属于哪类植物_____。 (4)写出鸟适于飞翅的一个特征_____。 (5)写出鱼儿适于在水中生活的一个特征_____。 (6)鲸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 (7)列举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动物_____,它属于哪一类_____。 (8)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 (9)列举你身上的一种组织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4.微生物无处不在,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内容后,与家人进行了交流,妈妈提出疑问:“我们每天盖的被罩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清洗后的被罩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数量真的有变化吗?”小芳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步骤 A组 B组 C组 ① 每位同学准备三个培养皿,装入等量培养基,分别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