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67164

选择性必修2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课件(2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82394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择性,经济,PPT,27张,课件,生活
  • cover
(课件网) 20世纪以来人类的 经济与生活 危机与转机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学习聚焦:从全人类面对经济危机的策略看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回归的欢庆焰火 尽情地抒发着全体炎黄子孙心头的骄傲 1997年7月1日 威风了百年的帝国炮舰 永远地驶离了香港 ———这块亚洲的热土 然而 历史的巧合似乎无处不在 正当所有爱好和平的目光 尚未移开香港之际 强大的资本炮舰 再一次击碎了亚洲的宁静 7月2日 当泰国民众一觉醒来之时 他们发现手中的泰铢大大贬值 原来 面对强大投机资本的攻击 泰国政府向无情的资本市场 举起了白旗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 一股空前的金融恶浪 在冲垮了泰国之后 迅速扑向了整个东亚! 整个亚洲货币贬值 股市暴跌 陷入了一片慌乱 韩国 菲律宾 印尼 马来西亚 新加坡 中国香港 人物事迹:1992年,打赌英镑贬值,获利1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及港元,引发亚洲金融风暴。 材料一:当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举例说明这种投机:   假设一个投机者到泰国银行贷款240亿泰铢,按照当时的汇率,它可以兑换成10亿美元。一个星期后,泰国的汇率下降了(即泰铢贬值了),不再是24个泰铢兑换1美元,而是40个泰铢兑换1美元。那么,要还清这240亿泰铢的贷款,他只需要支付6亿美元,剩下的4亿美元就是利润。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李杨等译《全球化及其不满》 国际投机资本家 乔治·索罗斯 朱镕基 前国务院总理 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央行行长 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持香港的繁荣! 打赢香港金融保卫战 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过程 课前复习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 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后 资产阶级将更多地区 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经济全球化 垄断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广交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全球基础电信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找出本节课中与“经济全球化”有关的概念,它们分别是全球化的 “原因”“现象”还是“成果”? 从繁荣延续到历史创伤 两次世界大战前的20世纪 年代四部曲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914年 一战爆发 1919年 冷战结束 漫长的19世纪 短促的20世纪 自由主义繁荣贸易的挑战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球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难以避免的阵痛:人类面临经济危机 环节一 时间段1:从一战到二战 材料二:1910-1937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截取自教材p47) 单位:百万吨 年份 项目 国家 俄国 (苏联) 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1910年 原油产量 11.3 0.1 27.9 — — 0.3 钢产量 3.3 13.1 26.5 6.5 3.4 0.009 1937年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 — 0.4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7.9 5.8 ———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   苏联:完成工业化 美国:成为世界主宰 难以避免的阵痛:人类面临经济危机 环节一 时间段2:1929-1933年经济萧条 美国:为了避免危机的冲荡,各国纷纷建立起贸易壁垒,提高关税,拒绝外国商品冲击本国,这样一来,美国国内危机愈发严重。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迟迟不见成效。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运用国家力量强有力地干预经济,扭转了资本主义的危机。 德国、日本、意大利:通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转嫁国内矛盾,走上罪恶的法西斯道路。 苏联:在高度集中的“共产主义模式”下,将国家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