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86192

5.1 硫及其化合物(第4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同步备课课件(共15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2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4534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同步,第二,必修,2019,人教,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第4课时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2、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核心素养 1、通过对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论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2、知道不同价态物质之间能相互转化,使学生形成变化观的素养。 一、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和转化 石膏(CaSO4·2H2O) 黄铁矿(FeS2) H2S SO2 SO3 H2SO3 H2SO4 S 芒硝(Na2SO4·10H2O) 黄铜矿(CuFeS2) S S S S -2 0 +4 +6 二、实验室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价态: 规律: 只有还原性 只有氧化性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利用氧化剂,可将硫元素从低价态转化到高价态; 利用还原剂,可将硫元素从高价态转化到低价态。 (2)邻位价态原则: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 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 (3)归中规律:当硫元素的高价态粒子与低价态粒子反应时,一般生成 中间价态 实验序号 价态变化 转化前的物质 选择试剂 转化后的物质 预期现象 1 -2 → 0 H2S 2 0 → +4 S 3 +4 → +6 H2SO3 4 +6 → +4 H2SO4 5 +4 → 0 SO2 6 0 → -2 S H2O2 S 生成淡黄色固体 空气 SO2 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H2O2 H2SO4 反应前后用pH试纸测pH,值变小; 反应后滴入稀盐酸,再滴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 Cu SO2 产生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褪色 H2S S 生成淡黄色固体 Fe FeS 生成黑色固体 三、实验方案设计 思考:1.从实验角度怎样验证物质的还原性 2.从实验角度怎样验证物质的氧化性 预期转化 实验操作 -2→0 +4→+6 +6→+4 0→-2 向Na2S溶液中滴加H2SO3溶液,观察现象 将二氧化硫通入H2O2溶液中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观察现象 将铜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现象 将硫粉和铁粉混合加热,观察现象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 甲:有 生成 乙:紫红色 ,产生 。 (3)实验结论: S2-能被H2SO3及酸性KMnO4 生成 。 淡黄色沉淀 褪色 淡黄色沉淀 氧化 单质S 1.硫化钠转化为单质硫 思考:氢氧化钠溶液的棉团塞住试管口,其原因是? 吸收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2.浓硫酸转化为二氧化硫 (1)实验装置及操作如图所示 (2)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铜片上有气泡逸出,溶液变蓝色,铜片溶解 品红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Cu+2H2SO4(浓) CuSO4+SO2↑+ 2H2O 3.硫转化为硫化亚铁 (1)实验装置及操作如图所示。 (2)观察到的现象是 ,最后生成黑色固体。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混合物继续保持红热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向H2S溶液中通入空气,溶液变浑浊,是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SO2。(  )(3)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体现了+6价硫元素的氧化性。(  )(4)SO2转化为Na2SO3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  ) √ √ × ×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H2S ⑤FeCl2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A 3、有关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H2S+SO2===3S+2H2O②S+2H2SO4(浓) 3SO2↑+2H2O③3S+6KOH 2K2S+K2SO3+3H2OA.反应①说明SO2能与酸反应,具有碱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②改用稀H2SO4,则能放出氢气C.反应②和③说明S具有两性元素的性质D.反应③中被氧化的硫元素与被还原的硫元素的质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