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86430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99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下册,九年级,教版,学年,2022-2023,答案
  • cover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升高 B.将生锈的铁钉插入适量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 C.打开浓盐酸瓶盖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D.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是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硼酸处理沾有碱液的皮肤 B.用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铁锈 C.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3.酸和碱混合后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以下证明酸过量的操作及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加入金属铜片,产生气泡 B.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C.加入蒸馏水,溶液颜色不变 D.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 4.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分离Zn和Cu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Cu(NO3)2溶液,过滤 B.除去CaCl2溶液中少量的HCl:加过量Ca(OH)2固体,过滤 C.验证BaSO4中含有BaCO3:取样,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制备Cu(OH)2:将CuSO4溶液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 5.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氯化钠 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会产生蓝色沉淀 B.红磷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处会看到大量白烟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7.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 B.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 C.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 D.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8.在24.9gCa(OH)2、CaCl2、CaCO3的混合固体中,测得钙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30:7,将160.0g稀盐酸加入该固体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177.2g溶液。则该混合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A.7.7g B.9.0g C.15.4g D.18.0g 9.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A.NaOH和KOH都是强碱,两者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B.N2和O2都是非金属单质,两者的化学性质都非常活泼 C.盐酸和硫酸都是强酸,两者都易挥发 D.CaO和Fe2O3都是金属氧化物,两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后,逐滴向烧杯中加入硫酸溶液至过量。有关该实验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 B.实验过程中灯泡明暗变化情况为“亮一暗一亮” C.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D.a电极上可生成氢气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依据化学方程式: ,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N2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D.稀有气体的原子(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12.下列关于生产或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油污 B.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分白酒和白醋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酸碱中和原理 D.羊毛与合成纤维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二、填空题 13.甲、乙、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