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94799

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44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355391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纲要,3课,中古,时期,欧洲,课件
    (课件网) 何为中古欧洲? 从地理角度讲: 公元9世纪的欧洲地图 从时间角度讲: 中古时期也指中世纪(Medieval Period),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至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这段时期。另一说法则将文艺复兴视为中世纪的终结。 从特征角度讲: ? 黑暗 多元 倒退 如何去认识中古欧洲呢?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目标 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了解中古西欧、拜占庭和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状况。(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通过呈现中古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史料,了解中古欧洲社会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释史料的能力。(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认识到世界各区域文明发展的多元面貌,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拓宽自身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素养核心:家国情怀) 1 2 3 重点:理解中古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 难点:认识中古欧洲不同地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材目录 中古时期的欧洲 西欧封建社会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拜占庭与俄罗斯 一 在黑暗中追寻光明 ———中古西欧的社会 一 西欧封建社会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罗马帝国的废墟 第二,日耳曼人的民族大迁徙 尽管我们可以将中世纪西方混乱的根源追溯至罗马3世纪的危机,但若将5世纪蛮族入侵看做是促成变化、加速灾难、彻底改变面貌的事件,那么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雅克·勒高夫著《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 (一)社会秩序的纽带: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依附农民;附有役务的佃领地(即采邑)而不是薪俸制的广泛使用———薪俸制是不可能实行的;专职武士等级的优越地位;将人与人联系起来的服从—保护关系———这种关系在武士等级内部采用被称做附庸关系的特定形式;必然导致混乱状态的权威分割;在所有这些关系中其他组织形式,即家族和国家的存留———在封建社会第二阶段,国家将获得复兴的力量———这些似乎就是欧洲封建主义的基本特点。 ———马克·布洛赫著《封建社会》(下卷) 阅读材料一: 根据材料,指出史学家布洛赫眼中的欧洲封建主义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依附农民;采邑;武士等级;附庸关系;割据状态等等 严格来说,这种封建制度意味着效忠和采邑。领主和他的封臣被一种封建契约彼此联系起来:封臣向他的领主效忠......作为封建契约的结果,封臣对领主负有建议的义务,通常包括参加由其领主召集起来的集会,以及以领主的名义作出裁决。封臣还负有援助的义务,它在性质上基本上是军事的,但是后来变成了财政的。因此,封臣必须为封建领主的行政管理、司法裁判以及战争作出贡献,同时,作为回报,领主对他的封臣负有保护的义务。 ———雅克·勒高夫著《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 阅读材料二: 根据材料,指出史学家勒高夫眼中的西欧封建制度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领主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等等 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封君封臣制 封建制度的雏形存在于加洛林时期,但是它在大约1000年时发展起来,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以不同的形式显现。 ———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 课外延伸一 了解欧洲大陆和英格兰封建制度的不同之处 英格兰: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 欧洲大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不同的是,法兰克的骑士封地制只要求封臣对直接封主效忠,而英格兰的诺曼底分封制则要求附庸的附庸也要宣誓效忠,英王的直属封臣在再次分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