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99301

7.4 结晶现象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1951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结晶,现象,同步,练习,答案,2022-2023
  • cover
7.4 结晶现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黄铁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工业上可利用黄铁矿煅烧的产物冶炼铁和生产浓硫酸,其工业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②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③④为化合反应 B.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C.该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的SO2可以用熟石灰溶液吸收 D.向制得的100克98%的浓硫酸中加入100克蒸馏水,配制49%的稀硫酸 2.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适量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物质 3.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在锥形瓶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适量的石灰石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后把导管放入水中 D.使用胶头滴管时吸液时,先在试剂瓶外挤去空气,后伸入试剂瓶吸液 4.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尖嘴部紧贴烧杯的内壁; C.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 D.测某溶液的pH值时,先用水湿润pH试纸,再将被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继续前进 B.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C.“二氧化碳制取”实验中,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时应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中,点燃的红磷缓慢的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 6.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时应用的是(  ) A.蒸发 B.加热 C.结晶 D.过滤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D.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 8.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尝药品的味道 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朝着人 D.过滤时将玻璃棒的一端挨在一层滤纸上 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后,实验过程中剩余的试剂都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B.蒸发饱和食盐水,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直接放在电子秤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D.玻璃管与胶皮管连接时,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稍用力转动插入胶皮管中 10.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开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8.0 mL B.大于8.0mL C.小于8.0 mL D.不能确定 11.医用口罩对带病毒的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下列操作与口罩阻隔原理相似的是(  )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蒸馏 1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性质都保持不变 B.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氯化钠 C.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D.过滤操作中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液体,也可加快过滤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a   b (选填“>”“<”或“=”); ②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选填“>”“<”或“=”). 1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在氧气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